- 信息来源:泰兴市供销社
- 发布日期:2025-10-22 15:26
- 浏览次数:
“地还是自家的地,种法早已大不同。”在泰兴乡间,越来越多农户感受到农业社会化服务带来的新变化。泰兴市供销合作社精准破解小农户“地块散、不愿放、缺技术”的困境,创新以“服务规模化”替代“土地规模化”,用现代化服务为传统农业注入新动能,实现了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双赢。
服务聚零散 破解“规模”之困。在泰兴,农村耕地地块分散、户均种植面积有限,传统小农耕作模式效率低、成本高,而部分农民又因“土地情结”不愿流转土地。针对这一痛点,泰兴市社跳出“拼面积”的传统思维,以“服务规模化”整合资源,将分散在千家万户的小地块纳入统一服务体系。通过构建“1+3+N”市镇村三级服务网络,将农机作业、植保防治、农资供应等服务精准送达田间地头。即便农户仅种植三五亩地,也能享受到规模化服务——无人机统防统治一天可完成百亩农田植保,比人工效率提升50倍以上;集中采购的优质农资通过统一配送,每年每亩能为农户节约成本近百元。
科技融传统 激活“效率”之源。“以前种地凭经验,现在有‘田保姆’用新技术帮忙,省心又高产。”黄桥镇农户老张的话道出了许多传统农民的心声。泰兴市东部片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配备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智能灌溉设备等现代化农机,引入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让传统农户共享现代农业成果。在植保环节,无人机飞防不仅解决了人工打药效率低、药剂浪费的问题,还能通过精准施药降低农药用量15%;在粮食生产环节,“耕、种、防、收”全程机械化服务使每亩地生产周期缩短3-5天,损耗率下降至5%以下。为打消农户顾虑,供销社还安排农技专家现场指导全程跟踪,让“最传统的农民”会用、敢用“最摩登的技术”,推动农业生产从“看天吃饭”向“科技种田”转变。
按需选服务 满足“个性”之需。“想自己种但缺农机,供销社的‘菜单式’服务刚好帮我解决了难题,灵活又省心。”河失镇农户王大叔的选择,契合了不少农户“不愿全托管、只想补短板”的需求。泰兴市社打破“一刀切”的服务模式,在全程托管基础上,推出“菜单式”精准服务,将农业生产拆解为耕地、播种、植保、收割、烘干等多个独立环节,农户可根据自家劳动力情况、种植需求自由选择组合。例如,农忙时外出务工的农户可单选“代收+烘干”服务,每亩仅需支付单项环节服务费,就能避免粮食霉变损耗;擅长田间管理的农户则可只购买“无人机植保”服务,既节省人工又保证防治效果。实现“农户点单、供销社接单”的精准对接,让规模化服务真正适配小农户的个性化需求。
从“小块田”到“大服务”,从“老经验”到“新技术”,泰兴市社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纽带,让小农户稳稳搭上了现代农业的快车。这种“不拼面积拼服务”的实践,不仅筑牢了粮食生产根基,更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