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社“以案为鉴” 织密“订单农业”防骗安全网
- 信息来源:泰兴市供销社
- 发布日期:2025-07-25 09:14
- 浏览次数:
“天上不会掉馅饼,一本万利多陷阱。”6月25日,农业农村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防范“订单农业”骗局风险的提示》。为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泰兴市社迅速组织专题会议进行学习研讨,将《提示》转化为守护农民“钱袋子”的实招硬招。
会上,分管负责人用真实案例为干部敲响警钟,近年来,以“订单农业”为名的诈骗行为屡见不鲜。不法分子打着“订单农业”幌子,实施合同诈骗、非法生产销售假劣农资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损害农民利益。这些骗局具有选择小众品种行骗、利用互联网直播虚假宣传、利诱方式花样频出、缺乏实体产业支撑、高价捆绑销售假劣农业投入品等五大特征,欺骗性和迷惑性极强。
会议强调,农业产业周期长、风险大、利润有限,凡宣称“一本万利”的种植项目,往往“陷阱”大于“馅饼”。为帮助农民群众练就一双“慧眼”,有效甄别风险,会议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签订合同前,农民可向当地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咨询技术模式的可行性,全面掌握种植的场地、环境和技术要求。此外,农民还可通过网络搜索了解农产品市场行情、农资价格及企业负面舆情,借助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等权威渠道,查询企业资质和农资合法性。市惠农农资公司要继续做好“送药上门”服务,提供专业农资使用指导,为农户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泰兴市社分管负责人表示,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以此次学习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为农服务能力,做好对农民群众的风险防范宣传教育,用农民听得懂的语言、够得着的方式,把防骗知识送到田间地头,让“订单农业”真正回归合作共赢的轨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