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泰兴市供销社
- 发布日期:2024-12-05 15:43
- 浏览次数:
沃野千里,是供销社发展的“主战场”,作为紧密联系政府和农民的“金扁担”“红背篓”,今年以来,泰兴市供销合作社新增实施5个涉农项目,完成年度投资总额980万元,跑出供销加速度,推动为农服务迈出坚实步伐。
一、在服务里做文章 开拓为农服务新领域
今年,泰兴市供销合作社成为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争取到2024年中央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130万元,用于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粮食作物的耕、种、防、收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突出服务小农户,重点放在整村、整镇或更大区域集中连片开展服务,推动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在曲霞镇李圩村,江苏苏合农服、泰州市供销合作总社下属泰州市供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泰兴市曲霞农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及曲霞面粉厂与泰兴市供销合作社下属泰兴市惠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泰兴市苏合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由江苏苏合农服控股。项目计划投资300万元,建设2272平方米一站式农业服务中心。中心集智能农机、智能硬件、GIS、大数据于一体,预计购买20台烘干机、5台智能系统、20台无人机等农业机械。目前,已建成农机库872平方米,中心从服务曲霞1.8万亩田地做起,逐步辐射周边地区。公司通过统一调配农机作业服务,为农户提供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以服务中心建设撬动村级增收、农民致富强大动能。
二、在品牌上下功夫 深化品牌打造新引领
泰兴市供销合作社紧紧抓住当下预制菜火热的趋势,以“五鲜”理念,打造“鲜食之都”区域公用品牌。今年,“鲜食之都”区域公用品牌荣登全国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案例榜单。
泰兴市供销合作社聚焦运营管理规范,成立“品牌领导小组+品牌主管部门+品牌运营单位+品牌使用主体”四个层级的运营架构体系。制订《泰兴市县域公共品牌建设方案》等文件,加大品牌保护力度。按照审核要求,规范授权51家单位使用区域公用品牌。同时,聚焦产品质量保障,构建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安装企业溯源设备10套,生成产品溯源码20万枚以上,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及销售等全环节信息。为打响“鲜食之都”品牌,抢占农产品品牌市场制高点,泰兴市供销合作社聚焦品牌战略布局,多渠道、多形式、多维度宣传泰兴名特优新农产品,编制农产品网货目录1套,支持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服务17家企业SC认证,加快形成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互促互进、梯队发展的品牌培育体系,实现质量兴农、品牌强农。
三、在改革上花心思 提升乡村振兴新能力
近年来,广陵镇供销社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扎实开展为农服务,综合实力和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截止2023年,账面固定资产总值872.52万元,在泰兴市基层供销合作社中居第一方阵。
今年,广陵镇供销社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网络优势,创新经营机制,坚持资源共享,加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不断探索为农服务的新路子以及和社会各界广泛合作的新模式,立足广陵镇供销社实际,根据江苏省总社“一体两业三网”新发展思路和泰州市总社“3+4+N”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广陵供销社启动农产品商贸中心建设项目。拆除广陵中街路南老旧房屋,原址建设近3800平方米局部两层的商业用房,打造成附近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直供平台,为周边居民提供优质、新鲜的农产品,满足居民“菜篮子”需求,同时承担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部分功能。今年9月,商贸中心建成开业,预期农产品年交易额2500万元,带动镇域周边近千农户发展,服务辐射靖江市孤山镇、侯河镇等邻泰乡镇,促进泰兴市东南部乡镇及与临市靖江接壤乡镇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
打铁还需自身硬。从“守摊子”到“闯路子”,泰兴市供销合作社的业务工作日渐丰富,在供销社的工作版图上,服务板块、农资板块、电商板块愈加清晰。
凡此过往,皆为序章,行而不辍,方能致远。当前,泰兴市供销合作社上下锚定“争当排头兵”目标不放松,紧锣密鼓抓好各项工作,多做补短板、强弱项的实事,多做破瓶颈、克顽疾的难事,在接力奋进中换挡提速,努力把既定的“规划图”“路线图”早日变成“施工图”“实景图”。